盛曦赵时砚(重启1978:军嫂的开挂人生)全网首发最火小说-主角重启1978:军嫂的开挂人生的小说完整版免费阅读
吴芳以前总是待在家里,自打盛曦带她出了一趟远门,她刚一痊愈就总让盛长青带她来县城。
因此,对县城并不陌生。
以前买东西都是去县供销社或者百货商店,现在不用去那里,直接去盛曦的小超市,那里面应有尽有。
当然了,白大全看到自家人还会给打折。
至于免单,白大全可不能擅自做主也不能违规。
小盛老板那么多亲戚,如果谁来买东西都免单,那这生意还做不做了?
吴芳第一次逛超市,只觉得盛曦这超市比供销社和百货商店好多了,不要票不说还什么都有,一个超市逛一圈下来,想买的东西也都买齐了。
白大全是个很会来事的经理,给小盛老板的亲戚打了折扣,还发了一张代金券。
盛家姐妹和吴芳第一次拿到代金券,开心的像是中了大奖。
逛完超市,盛家姐妹带着吴芳来到盛荣针织店。
小店还没有开业,但邻居听说这是个针织店,专门给人织毛衣什么的,立马来找盛荣。
盛荣活接的多了,有些忙不过来。
这开个店接的活多,是需要雇工的,她没经验觉得这样怪不划算。
“我看我这租个房子,接的活多还得雇人,别到时候连房租都交不起。”
盛荣说了一句丧气话,很快接着来了一句:“难不成我还得让曦曦帮我贴钱?”
盛霞摇头:“我师傅说了,做什么事都要说发财好运这些话,这样真的会财源广进运气好,你这小店还没开起来,你就说连房租都交不起的话岂不丧气?”
说落完二姐,盛霞话锋一转:“你要想赚钱,就去找找大姐给你出出主意。”
第三百一十四章 啥大喜事?
盛荣也正有这样的想法,毕竟开店是大姐的主意。
想到她这会儿可能还在忙小饭馆的事,盛荣决定明天一大早去问问。
午夜时分,县城街道上人越来越少,盛曦的小饭馆这才准备打烊。
说实话,开了小饭馆盛曦才知道赚钱其实没那么容易。
即便这是一个处处充满机遇的时代,但不管做什么事,没有吃苦精神可不行。
就比如说这小饭馆,从早上凌晨三点半就起来忙碌。
虽然当初做薄饼的时候也这个时间起床,盛曦早已经习惯了,何况在没开小饭馆之前,谁都是靠挣工分的泥腿子,农忙季节也是凌晨三点起床,一直忙到十二点。
吃苦精神大家是有的,更何况这在小饭馆做事还能赚钱。
依照盛曦说的分红,随便一个员工一年至少能分上千块钱,这还是最少的。
像白杨这种管理者,只要营业额超标,一个月就能分好几千。
因此,谁都没觉得累 。
开业当天,小饭馆生意非常好。
白杨带着员工收拾桌椅准备打烊的时候,白艺也把账目捋顺了。
本来明早就可以,但白艺这姑娘比较认真努力,除了备考还非常负责地兼职金沙村扫盲班老师,想到明天一大早就要回村,还得顾着小超市流水账,就熬夜把小饭馆的流水账做好了。
账本交到盛曦手上的那一刻,白杨和正在小饭馆做事的员工纷纷围拢过来。
他们尽心尽力地做事了,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收获多少。
农村有句话叫做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”,收获是对付出劳动最好的回报。
看到小饭馆员工脸上带着期盼,盛曦顿时有些紧张。
这如果日收没有达到期盼,大家会很失望。
但她想了一下,很快又有了信心。
从早到晚,甚至熬夜到现在,她亲眼目睹了小饭馆的火爆。
只是早餐肯定收入不菲,加上午饭和晚餐,以及夜间烧烤,最低轻松就能达到六千。
她慢慢翻开账本,目光落在合计后面的数字上。
起先并没有去读数字,只是数了一下有几个数字,看到五个数字,她随即放下心。
“今天一天的日收,就可以保证每个员工一个月分一千块钱往上了。”
盛曦努力克制内心喜悦,激动之情还是溢于言表。
小饭馆员工听到她的话,细细品味一番之后,脸上露出震惊。
“啥?”
最先反应过来的人是白杨,他脑子一转,不敢相信地询问道:“这么说,日收上万了?”
“啊?”
员工纷纷发出不敢相信的声音。
小饭馆员工心里其实都有一本账。
跟着盛曦干,比挣工分好多了,他们谁都以为一年起码能赚一千块钱往上,即便盛曦也这么认为,没想到,看到日收之后,她这才发现低估了这个年代的消费能力。
别看这是个经济不发达的时代,但因为一分钱就能买到东西,所以在县城,人们的消费能力还是很高的。
一天的营业额,让盛曦对未来充满干劲儿。
“稳了。”
她将账本往桌上一放,“大家好好干,月底带钱回家。”
众员工干劲儿更大。
为了让员工休息好,白杨也制定了轮班制。
分成两拨轮流上岗,这样谁都能得到较好休息。
而盛曦则美美地睡了一觉,第二天 对白家父子叮嘱一番,将小超市和小饭馆生意全部交给他们管理。
“大姐,你心怎么那么大啊,居然想要当甩手掌柜?”
盛荣无法理解,毕竟小饭馆和小超市那么赚钱,她不得天天守着?
“我很忙。”
盛曦回答。
接下来她想要帮赵娥做薄饼品牌,还要开分店,最主要眼下孩子即将足月,她只想跟着师父和赵二叔承接喜宴。
“你再忙也要帮我把店里生意做起来。”
盛荣生怕盛曦跑掉似的,直接拉住她的手。
“我就是为这件事来的。”
盛曦随即说出了心中计划 。
针织店除了可以卖毛线,还可以接手工毛衣的活儿,另外则是机器织毛衣。
这个在九十年代非常流行。
只需要一台机器,一间房子,一个人,每天能出好几件,到时候挂在店铺卖掉,根本不愁没人买。